荷花的象征意义宗教哲学文化
荷花的象征意义宗教哲学文化,荷花是夏天的一种很好看很常见的花,除实用价值外,还常用来作为宗教、哲学、文化等象征的植物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荷花的象征意义宗教哲学文化
荷花的象征意义宗教哲学文化1
一、生活意义
1、象征清廉:盖青莲者,谐音清廉也;
2、象征爱情:盖荷花别名芙蓉花,或云水芙蓉。芙蓉,夫容也。又白居易《长恨歌》曰:芙蓉如面柳如眉。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,二莲生一藕的现象,叫并莲同心;
3、送礼象征: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,叫荣华富贵,莲花和一鹭鸶,叫一路荣华。牡丹、莲花和白头翁,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。莲花也能谐音连。莲蓬加上莲子,叫连生贵子;
4、象征纯净、纯洁:在中国,莲花被尊为君子,《群芳谱》中说 凡物先华而后实,独此华实齐生。百节疏通,万窍玲珑,亭亭物华,出淤泥而不染,花中之君子也。后有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,影响深远;
5、节日象征:武汉莲花节持续三个月时间,从7月到10月,以莲花水乡,醉美蔡甸为主题,展开盛大活动。
二、宗教意义
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。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。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、极尽善美的,其身、语、意是绝对清净的。佛菩萨显现在轮回莲花之中,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、意障和心障的污染。
三、文化象征
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,在中国,莲花被崇为君子,自古以来,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,认为它是洁身自好、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,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,不与泥同调之赞。在中国文学里,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。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。
四、政治象征
由于"荷"与"和"、"合"谐音,"莲"与"联"、"连"谐音,中华传统文化中,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、和谐、合作、合力、团结、联合等的象征;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、和谐世界的高洁。
荷花品种丰富多彩,是"荷(和)而不同",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,是"荷(和)为贵"。真心希望,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、和谐文化的进程中,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。
弘扬中华"和"文化,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、维护世界和平、构建和谐社会的.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。
荷花的象征意义宗教哲学文化2
菊花代表的象征意义
1、真实坦诚
菊花有真实坦诚的象征意义。白色在人们眼中是一种较为纯洁的颜色,人们经常会用白纸或者白雪来形容一个人的心灵纯净,所以白色的菊花具有真实坦诚的象征寓意,但是白色的菊花不适合送给朋友,一般只有在祭奠时才会使用。
2、飞黄腾达
菊花也具有飞黄腾达的象征意义。黄色在古代是只有权贵才能穿戴的颜色,所以黄色象征着权势,同时黄色与黄金的颜色较为相似,所以黄色也象征着财富,由此,黄色的菊花就有着飞黄腾达的象征意义,一般可以送给朋友。
3、为爱占卜
菊花也具有为爱占卜的象征意义。一般菊花可以根据开放的季节分为春菊、秋菊和冬菊,而为爱占卜就是春菊的象征意义。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有了喜欢的人或者开始谈恋爱后,朋友就会调侃他春天到了,所以春菊有着为爱占卜的寓意。
4、送别离别
菊花也有着送别离别的象征意义,但是只有冬季开放的菊花由此寓意。因为春夏秋冬四季中,冬季是最末尾的一个季节,一般冬季到来后一年也就快结束了,所以冬季开放的菊花就有着送别离别的象征意义,一般表示送别朋友。
菊花的象征意义:
1、隐士的象征
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,菊花就成了“花之隐者也”。陶渊明《和郭主簿》:“芳菊开林耀,青松冠岩列。怀此贞秀姿,卓为霜下杰。”
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。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,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,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,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。
2、斗士的象征
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,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。“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。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。
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,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,为民请命,替天行道。
同时唐·岑参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中: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,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。
3、伤感的象征
宋·李清照《醉花阴》: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消金兽。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,菊花,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。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用“瘦”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。
4、高洁品格的象征
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,不会像桃花一样,一片一片掉下来,落英缤纷的。故诗人说“堕地良不忍,抱枝宁自枯”。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:唐·白居易《咏菊》:一夜新霜著瓦轻,芭蕉新折败荷倾。
耐寒唯有东篱菊,金粟初开晓更清。 (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。宋朝有“王苏改诗”的故事,见载于冯梦龙的《警世通言》,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,刚好王不在,只见案上有咏菊诗,只写下头两句:“西风昨夜过园林,吹落黄花满地金。”。
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,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,也不会落瓣,于是他步原韵,续写两句:“秋花不比春花落,说与诗人仔细吟。”
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,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。后来二人政见不和,苏东坡被贬滴黄州。苏到黄州后,一天正值风雨交加,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,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,“满地铺金”的场面。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,还是自己见识不广。)